通常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血便、腹部肿块、呕吐、全身情况改变等。
1. 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绞痛,患儿常表现为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歇10-20分钟后又反复发作。
2. 血便:多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为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由于肠套叠导致肠黏膜损伤出血,与肠黏液混合而成。血便的出现对诊断肠套叠具有重要意义。
3. 腹部肿块:多数病例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有轻微触痛的腊肠样肿块,表面光滑,可稍活动,这是套叠的肠管形成的肿块,晚期病例肿块常因肠坏死、腹膜炎而难以触及。
4. 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之后可因肠梗阻加重而呕吐频繁,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
5. 全身情况改变: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治的急腹症,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尽快带其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