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表现和症状主要有水肿、乏力、食欲不振、贫血、骨痛等。
1. 水肿: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分和盐分代谢紊乱,多余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积聚在体内,引起水肿。水肿通常先出现在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波及全身。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紧绷,按压时会出现凹陷。
2. 乏力:由于肾脏无法正常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贫血会使身体缺氧,导致患者感到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恢复。
3. 食欲不振:肾脏功能衰竭会影响体内毒素的排泄,毒素在体内积聚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食欲不振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负担。
4. 贫血:除了上述提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外,慢性肾衰竭患者还可能存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缺乏,以及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因素,共同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会使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
5. 骨痛:肾脏在维持钙、磷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对钙、磷的调节功能失调,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骨质脱钙、骨质疏松等病变,从而导致骨痛。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饮食,控制蛋白质、盐和水分的摄入,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