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脑血管堵死了较难完全康复,但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部分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脑血管堵死,医学上多称为脑梗死。当脑血管被堵塞后,该血管所供应区域的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脑组织一旦坏死,是不可再生的,这就决定了已经坏死的脑组织所对应的神经功能往往难以完全恢复正常。比如,若梗死部位影响到了肢体运动的神经中枢,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偏瘫,即便经过治疗,也很难恢复到病前的运动水平。
不过,人体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和可塑性。在脑血管堵死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如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取栓等再灌注治疗,可使部分堵塞的血管再通,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同时,后续积极的康复训练能促使大脑其他部位的神经细胞发挥代偿作用,重新建立神经传导通路,从而改善患者的部分功能。例如,一些患者经过长期的康复锻炼,肢体力量和运动协调性会有所提高,语言功能也可能得到一定恢复。
在面对脑血管堵死的情况时,要尽早发现并及时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治疗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等,以促进功能的最大程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