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高血压引起的尿蛋白有可能治好。
高血压引起尿蛋白,主要是因为长期高血压使得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到损伤,蛋白质就会从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尿蛋白。当这种损伤处于相对早期、较轻的阶段时,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使尿蛋白情况得到改善甚至恢复正常。一方面,严格控制血压是关键。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能减轻肾小球内的高压状态,缓解肾小球的损伤,随着时间推移,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可能逐渐恢复,尿蛋白也会随之减少直至消失。比如一些患者在发现高血压引起尿蛋白后,及时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规律监测血压并调整治疗方案,血压长期稳定,尿蛋白也逐渐转阴。另一方面,配合使用保护肾脏的药物,能进一步促进肾脏功能的修复,有助于改善尿蛋白的情况。
如果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肾小球的损伤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发展到了肾衰竭等不可逆的阶段,此时尿蛋白可能就难以完全治好。因为严重受损的肾小球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漏出就难以彻底纠正。
对于高血压引起尿蛋白的情况,要定期监测血压和尿常规,遵医嘱规范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