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区疼痛、发热等。
1. 乏力:
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使人感到疲倦、乏力。患者常常觉得四肢沉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这种乏力感也可能难以完全缓解。
2. 食欲减退: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参与多种消化液的合成和分泌。甲肝发病时,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对油腻食物尤为反感,甚至闻到油烟味就会感到恶心。
3. 黄疸:
黄疸是甲肝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由于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等部位黄染。患者的尿液颜色也会加深,如浓茶样,而大便颜色则可能变浅。
4. 肝区疼痛:
肝脏位于右上腹,当甲肝病毒引起肝脏炎症时,肝脏包膜受到刺激,会出现肝区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或钝痛,有时疼痛可能会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
5. 发热:
部分甲肝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能会更高。发热通常持续3 - 5天,随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感染甲肝后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