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染源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动物。具体如下:
1.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患者在潜伏期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后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在出现症状后的早期,病毒载量较高,传染性较强。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排泄物如粪便、尿液等中都可能含有大量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他人。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救治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容易被感染。
2.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一些野生动物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比如果蝠。果蝠可以携带病毒但不发病,当人类接触到感染病毒的果蝠,或者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果蝠肉等,就有可能被感染。黑猩猩、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也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它们在感染后也会成为传染源,当人类与这些患病动物密切接触时,就存在感染风险。
埃博拉病毒传染性强,危害极大。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及其制品,不去疫情高发地区。若身处疫情地区,要严格遵守当地的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止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