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炉甘石洗剂、免疫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等是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止痒的药物。
1. 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最常用的药物,能竞争性阻断H1受体而产生抗过敏效应,同时还可消除或减轻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以及各种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并具有镇静作用。常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一般口服给药,能快速缓解瘙痒症状。
2. 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尤其是伴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时,糖皮质激素可发挥重要作用。它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能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
3. 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成分有炉甘石、氧化锌等,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使用时将其涂抹在瘙痒部位,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外界刺激,从而缓解瘙痒感,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大多数荨麻疹患者。
4. 免疫抑制剂:当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较为顽固,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有环孢素等,但由于其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时需谨慎。
5.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例如奥马珠单抗,它能特异性结合人免疫球蛋白EIgE,阻断IgE与效应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止痒和控制病情的作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荨麻疹止痒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同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