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尿道分泌物常见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检查、细菌培养、淋球菌核酸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检测、真菌检查等。
1. 直接涂片检查:
取尿道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白细胞等。若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且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淋菌性尿道炎有诊断意义;若仅见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其他感染。
2. 细菌培养:
将尿道分泌物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特征等进行细菌鉴定,并可进行药敏试验。对于明确病原菌种类及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常用于诊断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
3. 淋球菌核酸检测: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检测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的核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使在分泌物中淋球菌数量较少时也能准确检测,是诊断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4. 衣原体及支原体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培养法、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培养法是金标准,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抗原检测法相对简便;核酸检测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原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5. 真菌检查:
对于怀疑有真菌感染的患者,可取尿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或培养检查。涂片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培养可鉴定真菌种类。多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在进行尿道分泌物检查前,应避免局部用药及清洗,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医生操作,检查后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反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