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症状有发热、心脏杂音、乏力、栓塞现象、关节肌肉疼痛等。
1. 发热:
发热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体温可呈弛张性低热,一般在37.5℃ - 38℃之间,也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常伴有寒战。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可能会暂时下降,但容易反复。
2. 心脏杂音:
约80% - 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杂音的性质和强度可能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在疾病早期,杂音可能较柔和,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杂音会变得更加粗糙、响亮。心脏杂音的出现是由于心内膜炎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引起血液流动异常所致。
3. 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因为心内膜炎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心脏功能受损,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从而出现乏力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容易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恢复体力。
4. 栓塞现象:
栓塞现象相对少见,约占20% - 40%。赘生物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常见于脑、肾、脾、冠状动脉等部位。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肾栓塞可出现腰痛、血尿等;脾栓塞可导致左上腹疼痛等。
5. 关节肌肉疼痛:
此症状较为罕见。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这可能与心内膜炎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