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病人的皮肤表现有皮肤肿胀增厚、皮肤硬化、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
1. 皮肤肿胀增厚:皮肤肿胀增厚是系统性硬化症早期常见的表现。通常从手指、手背等部位开始,逐渐向四肢、面部等部位蔓延。患者的皮肤会变得紧绷、发亮,按压时可能会有凹陷,就像水肿的感觉,但与普通水肿又有所不同,这种肿胀增厚是由于皮肤内的胶原蛋白等成分异常增多导致的。
2. 皮肤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会逐渐变硬。起初可能是局部皮肤变硬,之后范围会逐渐扩大。皮肤变得像皮革一样坚韧,难以捏起,活动也会受到限制。比如面部皮肤硬化会导致表情减少,嘴巴难以张大;手部皮肤硬化会使手指活动不灵活,握拳困难等。
3. 皮肤萎缩:在疾病的后期,皮肤可能会出现萎缩的情况。萎缩的皮肤变薄、变干,表面可能会有皱纹加深,还可能出现皮下组织减少,使得皮肤紧贴在骨骼和肌肉上。这种萎缩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外观和肢体功能。
4. 色素沉着:部分患者会出现色素沉着的现象。色素沉着的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常见于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皮肤颜色会加深,呈现出褐色、黑色等不同程度的色素改变,影响患者的外貌。
5. 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扩张相对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一些细小的、红色的血管纹路,常见于面部、胸部等部位。这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在皮肤表面清晰可见,有时可能会伴有轻微的瘙痒或刺痛感。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皮肤表现多样且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皮肤受到外伤和感染,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