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手术做法有经股动脉介入、经心尖介入、经主动脉介入等。
1.经股动脉介入手术:经股动脉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医生会在患者的股动脉部位进行穿刺,将导管和导丝引入体内,直至到达心脏的病变瓣膜部位。通过导管,医生可以输送球囊或瓣膜支架等医疗器械,对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瓣膜进行扩张或置换。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并在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
2.经心尖介入手术:经心尖介入手术是另一种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方法。医生会在患者的心尖部位进行穿刺,通过导管和导丝将医疗器械引入心脏内部,对病变瓣膜进行修复或置换。这种手术方法同样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由于手术路径较为特殊,经心尖介入手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3.经主动脉介入手术:经主动脉介入手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一种传统但有效的微创方法。医生会在患者的主动脉部位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导管和导丝将医疗器械引入心脏内部,对病变瓣膜进行扩张或置换。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主动脉瓣等心脏瓣膜的病变治疗。与经股动脉和经心尖介入手术相比,经主动脉介入手术的操作路径相对直接,但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
心脏瓣膜病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病情稳定。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