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期起病,伴有黄疸、肝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持续不退、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大便颜色变淡、精神萎靡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病毒感染是常见因素,如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肝脏后,会干扰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引发炎症反应。另外,遗传代谢缺陷也可能导致该病,例如半乳糖血症等疾病,会使体内的某些物质代谢异常,影响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黄疸,通常是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或者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间范围。同时,患儿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肝脏细胞受损后,肝脏组织可能会出现增生和充血等情况,导致肝脏体积增大,脾脏也可能因血液回流等因素而肿大。此外,还会有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增高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患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宝宝,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最好是母乳喂养,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利于宝宝吸收,而且含有免疫成分,有助于宝宝抵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