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面部潮红、低血压、心动过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1. 头痛:
硝酸酯类药物可引起血管扩张,尤其是脑血管扩张较为明显,这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发头痛。头痛通常在用药初期较为常见,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耐受。头痛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为轻微的胀痛,重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面部潮红:
该药物会使外周血管扩张,面部的血管丰富,扩张后就会表现出面部潮红。一般在用药后不久即可出现,皮肤颜色可从正常转为明显的红色,这种症状通常是暂时的,在药物作用减弱后会逐渐消退。
3. 低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下降。尤其是在用药剂量较大或者患者本身血压较低时,更容易出现低血压。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
4. 心动过速:
药物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变化会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悸等,对于本身就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5.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相对较为罕见,是由于硝酸酯类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被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氧气的运输。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发绀等表现。
在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尤其是较为严重的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