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药熬之前浸泡的时间在30至60分钟。
中药在熬制前浸泡是为了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通常质地疏松的花叶类药材,浸泡时间可稍短些,30分钟左右能使药物吸足水分。而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贝壳类药材,像石膏、牡蛎等,浸泡时间则需接近60分钟,这样能让药物内部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不同的药材特性决定了浸泡时间的差异,合理浸泡能提高中药的药效。
从季节方面来看,夏季气温高,药材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变质,30分钟左右较为合适;冬季气温低,药材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接近60分钟能达到较好的浸泡效果。药材的切割大小也会影响浸泡时间,切得较碎的药材浸泡时间可相对短些,大块的药材则需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在浸泡中药时,要用干净的水,水量以没过药材为宜。浸泡后的水不要倒掉,直接用来煎药。浸泡中药的容器最好选择陶瓷、砂锅等,避免使用金属容器,以防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