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通常不会有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其生存和传播依赖于适宜的宿主环境,比如人类或动物的呼吸道黏膜细胞等。商品大多是无生命的物体,缺乏病毒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像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营养物质等,所以一般情况下流感病毒难以在商品上存活。
不过,当流感患者接触商品时,病毒可能会随着患者的飞沫、分泌物等附着在商品表面。在短时间内,这些病毒可能保持一定活性,具备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例如,患者打喷嚏时飞沫溅到电梯按钮上,后续触摸按钮的人就有接触到病毒的风险。但随着时间推移,外界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空气流通、干燥等,都会使病毒的活性迅速降低直至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为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接触公共区域的商品后,不要直接触摸口鼻。回到家后及时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清洗,能有效去除可能沾染的病毒。如果自身免疫力较低,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商品,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