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通常不需要一直吃药。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启动对病毒的清除机制。在患病初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一般来说,规范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5 天左右,多数患者体内病毒可得到有效控制,症状也会明显缓解。
当症状基本消失,身体逐渐恢复,且复查相关指标显示病情好转时,就可以在医生评估后停药。因为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已在药物辅助下较好地控制了病毒,继续服药不仅不会带来更多益处,反而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但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基础疾病,或者流感引发了如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用药时间也会相应增加,以确保病情得到彻底控制,防止病情反复。
在流感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如高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证充足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