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通常是可以传播流感病毒感染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说话时,尤其是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从口腔和鼻腔喷出许多微小的飞沫。这些飞沫中若携带流感病毒,就可能传播给周围的人。当健康人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后,病毒就有机会进入呼吸道,进而引发感染。而且,即使说话声音较小,也会产生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飞沫核,它们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比如教室、办公室等,频繁交流说话,流感病毒更容易传播开来。一个感染流感的人在与他人正常交谈过程中,喷出的飞沫可能会直接到达附近人的口鼻处,使得他人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流感病毒在体外也有一定的存活时间,若这些携带病毒的飞沫落在物品表面,其他人接触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也可能间接感染流感。
为了减少流感病毒通过说话等方式传播,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增强自身免疫力,这样能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