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潜意识中一提到或看到耳屎时总会不由自主地皱眉头,而且还会觉得议论耳屎是件非常不卫生且不礼貌的事情。其实,在医学耳屎上又被叫做“外耳道耵聍”。人体耳道内有油脂腺汗腺,这些腺体会分泌出油脂和汗液。当耳道内脱落的物质还有外界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物与这些油脂汗液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耵聍。很多人都认为耳屎很脏,要是不掏干净就会浑身不自在,其实耳屎也是有作用的。
1.保持耳道湿润的作用。耵聍在外耳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含有油脂,所以能滋润耳道内的皮肤,防止干燥。
2.清洁耳道的作用。外耳道皮肤中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够不断地分泌液体,这些液体具有很强的黏性,能够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动物毛发和耳道中皮肤新陈代谢产生的脱落物粘在一起,防它们进入中耳甚至内耳中,使得耳腔内发生细菌感染,还能防止昆虫对耳朵的侵袭。
3.杀菌的作用。耵聍内富含脂肪酸,能够保证耳道内的弱酸性,从而是耳道的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保护膜,具有杀菌的作用。另外,外耳道要维持健康就得保护这个弱酸性的环境不受破坏,要是经常挖耳朵,则会破坏耳内的酸性环境,反而给真菌提供了生长的温床。
4. 保护耳膜的作用。声音是由于声波传进耳朵,引起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人体双耳内的耳膜非常脆弱,如果声音分贝过强,就会使得耳膜受到损害,严重的还会导致失聪。耵聍在外耳道内则会起到一定的缓冲声波、保护耳膜的作用。
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耳道内分泌的耵聍刚好够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所以不要太清理,反而越清理,产生的耵聍就会越多,而且加上不正确的掏耳朵习惯,会把一部分污垢推到耳朵内部,还会使得各种细菌被带入内耳中,进而引发炎症,所以只有当耵聍过多了,才需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