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通常会进入全身。
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首先会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大量繁殖,引发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咽痛等。但流感病毒并不局限于呼吸道。当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展开激烈战斗时,病毒可能突破呼吸道局部的防御机制。
一方面,流感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后,释放到周围组织间隙,进而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另一方面,病毒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也会随着血液循环影响全身。这些毒素会干扰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比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发热是因为病毒及其毒素刺激了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乏力、肌肉酸痛则是由于病毒对全身肌肉组织等产生影响,以及身体在对抗病毒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
当出现流感症状时,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精力对抗病毒。多喝温水,有助于补充因发热等导致的水分流失,还能促进新陈代谢。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