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发高烧一般不一定要打针。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出现发高烧的症状。打针通常是指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药。是否需要打针,要依据具体病情来判断。
对于大多数流感患者,在发高烧时,通过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配合使用退烧药,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多休息、多喝水、保证营养摄入,身体就能逐渐恢复。因为口服药物可以在胃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抗病毒和退烧的作用。
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比如持续高烧不退、口服药物困难、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情况时,打针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打针能使药物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药效,更迅速地控制病情。
在流感病毒感染发高烧期间,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以及身体的其他症状。如果体温持续高于38.5℃且退烧药效果不佳,或者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