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检查通常需要做口腔检查、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牙髓活力测试、细菌培养等项目。
1. 口腔检查:医生会直接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等情况,看是否有红肿、出血、溃疡等异常表现。同时,还会检查牙齿的排列、咬合关系,查看是否有食物残渣嵌塞、牙结石堆积等问题,以及是否存在龋齿、牙周袋等病变。
2. 血常规检查: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有助于判断牙龈肿痛是否由全身性感染因素引起。
3. X线检查:拍摄口腔X线片,可以清晰地显示牙齿、牙槽骨等硬组织的结构。能帮助医生发现牙槽骨是否有吸收、牙齿是否有根尖周炎、埋伏牙或多生牙等情况,对于明确牙龈肿痛的病因有重要意义。
4. 牙髓活力测试:主要用于判断牙髓的状态。医生会使用一些特定的仪器或试剂,如冷诊、热诊、电活力测试等,来检测牙髓对刺激的反应。如果牙髓活力异常,可能提示牙髓病变与牙龈肿痛有关。
5. 细菌培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牙龈肿痛是由特定细菌感染引起时,会采集牙龈组织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为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当出现牙龈肿痛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检查前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根据检查结果,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