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皮损是指在原发性皮肤损害基础上,由于搔抓、摩擦、感染、治疗等因素而演变或产生的皮肤损害,包括鳞屑、糜烂、溃疡、抓痕等。
1.鳞屑:鳞屑是指皮肤表面脱落的角质层细胞,通常表现为大小不一、薄厚不同的片状物质。正常情况下,皮肤的角质层会自然脱落,但在某些皮肤疾病或病理状态下,角质形成细胞的生成和脱落过程发生紊乱,导致鳞屑增多。例如,在银屑病中,由于表皮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从基底层到角质层的成熟时间缩短,角质层细胞不能正常角化,堆积形成大量的银白色鳞屑。
2.糜烂:糜烂是指皮肤或黏膜的浅表性缺损,其深度不超过表皮层,通常是由于水疱、脓疱破裂,或者浸渍后表皮脱落等原因引起。当表皮破损后,真皮乳头层暴露,会出现潮湿、鲜红的创面。糜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局部组织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
3.溃疡:溃疡是指皮肤或黏膜的缺损达到真皮层或更深的组织,比糜烂的程度更严重,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溃疡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皮肤组织的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形成缺损。溃疡底部的组织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伴有脓性分泌物等。
4.抓痕:由于搔抓或摩擦等机械性损伤而在皮肤上留下的线状或点状痕迹,当皮肤出现瘙痒等不适症状时,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指甲划过皮肤表面,破坏了表皮的完整性。抓痕的深浅和长度因搔抓的力度和工具而异。在瘙痒性皮肤病中,如荨麻疹、疥疮等,抓痕是常见的继发性皮损。
若出现继发性皮损现象,应当立即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