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可引发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蜂窝织炎、败血症等。
1.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在伤口局部生长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可分解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产气、水肿,病变发展迅速,患者伤口有剧烈疼痛,局部肿胀明显,有捻发音,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和死亡。
2.食物中毒:主要是摄入被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该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肠毒素作用于肠道,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多在1-2天内可自行恢复。
3.坏死性肠炎:产气荚膜梭菌的某些毒素可损伤肠黏膜,引发肠道黏膜的炎症、坏死。患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4.蜂窝织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可引起皮下组织、筋膜下组织等部位的蜂窝织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炎症可迅速扩散,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5.败血症:产气荚膜梭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可引发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皮肤瘀点瘀斑、肝脾肿大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危害较大,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受伤后要正确处理伤口,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