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房颤患者服用抗凝药物的时间在3个月至终身。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时长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如果发作次数较少、持续时间短、无其他危险因素,通常抗凝3个月后,可根据病情评估是否停药。而对于长期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患者,或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的发生。
从发病机制来看,房颤时心房壁上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进入循环系统,便会随着血流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后果。抗凝药物能够抑制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也存在一定出血风险,所以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调整药物剂量。
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碰撞等可能导致出血的情况,关注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异常出血表现,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