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皮炎常见类型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药疹性皮炎等。
1. 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化工行业、橡胶加工、印染等职业人群。接触的物质多为刺激性化学物质或过敏原,如强酸、强碱、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等。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局部出现红斑、丘疹,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甚至皮肤坏死。
2. 光敏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某些光敏性物质后,再经日光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农民、建筑工人等。常见的光敏性物质有某些植物、药物、化妆品等。发病部位多在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背等,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或灼痛。
3. 电光性皮炎:是由于人体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如电焊弧光、水银石英灯等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常见于电焊工人、紫外线灯操作人员等。一般在接触后数小时内发病,皮肤出现红斑、水肿,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伴有明显的灼痛。
4. 放射性皮炎:是由于电离辐射作用于皮肤引起的一系列皮肤损伤。常见于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如核工业工人、放射科医生等。根据照射剂量和时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放射性皮炎。急性放射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溃疡等;慢性放射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干燥、萎缩、色素沉着等。
5. 药疹性皮炎:是由于职业性接触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常见于制药工人、医护人员等。药物种类繁多,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等。药疹的表现多种多样,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剥脱性皮炎等。
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物质。若出现皮肤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