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打干扰素的副作用有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精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1. 流感样症状: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一般在注射干扰素后的2-4小时出现,体温可高达38℃-40℃,持续数小时至24小时,可对症处理,如使用解热镇痛药。
2. 骨髓抑制: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可增加感染的风险,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调整干扰素剂量或停药。
3. 精神异常:可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患者及家属应密切关注情绪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表现为相应疾病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关节疼痛、皮疹等,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相应治疗。
5.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表现为多汗、心慌、手抖、乏力、畏寒等,需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在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前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