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炎判断痊愈的常见到罕见的方法有症状消失、白带恢复正常、阴道pH值恢复正常、胺试验阴性、线索细胞消失等。
1. 症状消失:
细菌性阴炎患者通常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伴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还可能出现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等症状。当这些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说明病情可能有所好转。
2. 白带恢复正常:
正常的白带应是清晰透明或乳白色,无味或略带腥味。患细菌性阴炎时,白带会出现异常,如颜色、质地和气味的改变。若白带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量、颜色、质地和气味等方面都与患病前无异,这是病情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
3. 阴道pH值恢复正常:
正常阴道pH值在3.8 - 4.4之间,呈弱酸性,这种环境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细菌性阴炎会使阴道pH值升高,一般大于4.5。当通过治疗,阴道pH值重新回到正常范围,表明阴道内环境逐渐恢复平衡。
4. 胺试验阴性:
胺试验是诊断细菌性阴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取阴道分泌物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若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即为胺试验阳性。当治疗后胺试验结果转为阴性,说明阴道内的细菌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5. 线索细胞消失:
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炎的特征性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阴道上皮细胞表面附着大量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当经过治疗后,线索细胞消失,意味着阴道内的病原菌已被清除,炎症得到了治愈。
在治疗细菌性阴炎后,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应定期复查,确保炎症彻底治愈。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性生活时也要注意卫生,防止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