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慢性危害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害、免疫系统紊乱、致癌作用等。
1.呼吸道疾病:大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可长期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导致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
2.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有害污染物会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症反应等,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3.神经系统损害:大气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长期积累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4.免疫系统紊乱:大气污染会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如感冒、肺炎等,且患病后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5.致癌作用:某些大气污染物如多环芳烃、苯并芘等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可导致肺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在污染严重的时段;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共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