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腹部压痛等。
1. 腹痛:剧烈的持续性腹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可呈绞痛或钝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难以忍受,常伴有阵发性加剧,这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导致肠道缺血、缺氧,刺激肠道神经引起的。
2.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可呕吐出胆汁样液体。因为肠道缺血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刺激胃肠道的呕吐反射中枢所致。
3. 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可呈稀水样或带有黏液。肠道缺血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肠腔内液体吸收减少,从而引起腹泻。
4. 便血:相对少见,便血的颜色可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这是由于肠道缺血严重,导致肠黏膜坏死、脱落,引起肠道出血。
5. 腹部压痛:查体时可发现腹部有压痛,压痛部位多与病变部位相对应。因为病变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刺激腹膜引起的。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病起病急、病情重,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