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和感冒可从发病诱因、症状表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治疗反应等方面进行区分。
1. 发病诱因:
鼻炎多由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遗传因素、鼻腔结构异常等引发。例如过敏性鼻炎,接触特定过敏原后易发作;非过敏性鼻炎可能与鼻腔局部病变有关。
2. 症状表现:
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痒常难以忍受,促使患者频繁揉鼻;流涕可为清水样或黏性。而感冒初期多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随后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等,还常伴有咳嗽。
3. 持续时间:
鼻炎症状持续时间不定。过敏性鼻炎在接触过敏原时发作,避开后可能缓解,但易反复;慢性鼻炎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感冒一般持续7 - 10天,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可逐渐恢复。
4. 伴随症状:
鼻炎通常较少有全身症状,主要局限于鼻部不适。但感冒除鼻部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
5. 治疗反应:
鼻炎使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可得到较好控制。感冒一般进行对症治疗,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等缓解症状,多数患者可自愈。
当出现鼻部不适或类似感冒症状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