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通常在发病1-2天后出疱疹。若孩子出现发热、口腔疱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的发病初期,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引起发热、乏力等前驱症状,一般1-2天后,病毒侵袭皮肤黏膜,在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这是因为手足口病病毒主要侵犯这些部位的上皮细胞,导致细胞水肿、变性,进而形成疱疹。
口腔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疼痛明显,会影响患儿进食。手足部疱疹多为米粒至绿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周围有红晕。不同个体的出疹时间可能略有差异,与感染病毒的类型、数量以及自身免疫力有关。免疫力较强的孩子,病毒复制和扩散可能相对较慢,出疹时间可能稍晚,而感染病毒量较大、毒力较强时,出疹过程可能会提前且更为严重。
日常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玩具、餐具等定期消毒,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孩子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接触传染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