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水液代谢、呼吸运动、血液运行、抵御外邪等。
1. 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清气与水谷精微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肺吸入的清气要依赖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才能充足,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也要靠肺气的宣发和敷布才能布散全身,二者协同保证人体气的充足生成。
2. 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将水液布散和排泄;脾主运化水液,能将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吸收并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作用布散和排泄。肺脾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3. 呼吸运动:肺司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但肺气的正常宣降,需要脾气的充养和支持。脾气充足,运化正常,水谷精微得以滋养肺脏,肺气才能充沛,呼吸运动才能正常的进行。
4. 血液运行:肺朝百脉,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主统血,控制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肺脾协同,保证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既不瘀滞也不出血。
5. 抵御外邪:肺主皮毛,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充足能为肺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肺的卫外功能,使人体更好地抵御外邪入侵。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易伤脾肺之气。饮食上,多食用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山药、芡实、百合等,少吃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肺脾功能。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志因素也会影响肺脾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