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等需要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情况。这类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容易破裂形成血栓,低分子量肝素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抗凝,防止冠状动脉内血栓进一步发展,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作频率,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3. 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较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形成机制有所不同。低分子量肝素可抑制血栓扩大,稳定病情,降低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是综合治疗方案中的重要药物。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可预防术中、术后血栓形成,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急性血栓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
5. 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低分子量肝素辅助溶栓治疗,可增强溶栓效果,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存率。
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时,需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用药,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和时间。用药过程中要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有无出血倾向,包括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