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凝血障碍、水杨酸反应、瑞氏综合征等。
1.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较大剂量口服可引起胃溃疡及无痛性胃出血,原有溃疡病者,症状可加重。
2.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它不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而是与它们抑制PG生物合成有关。
3. 凝血障碍: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血小板中血栓素A₂TXA₂的生成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导致出血倾向。
4. 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及听力减退等,总称为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
5. 瑞氏综合征:在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氏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预后恶劣。
阿司匹林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出血倾向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