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性改变指的是胆囊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出现了炎症性的病理变化。这种改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检查等发现,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胆囊周围渗出等。
从生理状态来讲,这是一种异常情况。正常的胆囊壁光滑、薄厚均匀,功能主要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当出现炎性改变时,胆囊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引起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如果病情迁延不愈,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甚至有可能导致胆囊穿孔、坏疽等严重并发症。
引起胆囊炎性改变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胆囊管梗阻,如结石嵌顿,导致胆汁排出不畅,细菌容易滋生引发炎症;细菌感染,可通过血液循环、胆道等途径侵入胆囊;饮食不规律,长期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
日常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过度进食油腻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