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口疮,医学上称为口腔溃疡。常见原因有饮食不当、缺乏维生素、精神压力大、病毒感染、白塞病等。
1.饮食不当:食用过烫、过硬的食物,容易烫伤或划伤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在受损后,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等微生物趁机侵入,引发炎症,形成口疮,这属于生理性原因。比如吃刚出锅的油炸食物,不小心咬到硬物,一般调整饮食,避免再次刺激,口腔溃疡多可自行愈合。
2.缺乏维生素:当身体缺乏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等营养素时,口腔黏膜的细胞代谢、修复功能会受影响,黏膜变得脆弱,容易破损,进而出现口腔溃疡。像长期挑食、饮食结构单一的人群,就比较容易因缺乏维生素引发此类问题,补充相应维生素后症状多可改善。
3.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得机体对口腔内原本正常存在的细菌等病原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导致口腔溃疡,缓解精神压力后,口疮发作频率可能降低。
4.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侵袭口腔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形成水疱,水疱破溃后就变成了口腔溃疡,通常成簇出现,还伴有疼痛、灼热感,具有一定传染性。
5.白塞病:这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会累及口腔黏膜,引发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同时还可能伴有眼部病变、生殖器溃疡等症状,病情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生综合诊断与治疗。
如果长口腔溃疡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大面积溃烂、剧烈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通过口腔检查、血常规等,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