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需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1. 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为其重要特征。运动、遇冷空气、过敏原等可诱发或加重咳嗽。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有助于诊断。
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各种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可引起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常伴有鼻塞、流涕、咽部异物感等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CT等可辅助诊断。
3. 感染后咳嗽:多发生于呼吸道感染后,如感冒、支气管炎等痊愈后,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许白色黏痰,通常具有自限性,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缓解。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由于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咳嗽。常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反流症状,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内镜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5.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发现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不同病因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咳嗽的特点、伴随症状等,及时带孩子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