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手部肿胀是常见现象,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促进消肿。
1. 抬高患肢:将骨折的手部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手部的淤血和肿胀。可以在休息或睡觉时,用枕头或垫子将手部垫高,保持舒适的姿势,持续抬高有助于肿胀的逐渐消退。
2. 冷敷:在骨折后的早期,一般72小时内,可采用冷敷的方法。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的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3. 热敷:骨折72小时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手部,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淤血的吸收,缓解肿胀。
4.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服用一些消肿止痛的药物。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也可外用消肿止痛的药膏或喷雾剂,直接作用于肿胀部位。
5. 物理治疗: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这些物理治疗方法能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加快肿胀的消退。
骨折后手部肿胀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期间要保持手部的清洁,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肿胀的消退。若肿胀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