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鼻子失去嗅觉可能是鼻腔黏膜肿胀、嗅神经损伤、病毒感染未愈、鼻腔分泌物堵塞、心理因素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心理调节等。
1. 鼻腔黏膜肿胀:感冒时炎症刺激会使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觉区域。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 2 - 3 次,帮助清洁鼻腔、减轻黏膜肿胀。还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鼻腔炎症;麻黄碱滴鼻液,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
2. 嗅神经损伤:病毒感染可能波及嗅神经,导致其功能受损。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维生素 B1 片,促进神经代谢;胞磷胆碱钠胶囊,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配合针灸等康复治疗,刺激穴位促进神经恢复。
3. 病毒感染未愈:感冒病毒持续存在,影响嗅觉。可遵医嘱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感冒症状;利巴韦林胶囊,抑制病毒复制。注意休息,多喝水,促进身体恢复。
4. 鼻腔分泌物堵塞:大量分泌物积聚在鼻腔,阻挡气味传导。可使用温热毛巾敷鼻,软化分泌物,便于排出。也可使用吸鼻器清理鼻腔。还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5. 心理因素:感冒不适及嗅觉丧失带来的焦虑等情绪,可能加重嗅觉障碍。要放松心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感冒后嗅觉丧失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避免用力擤鼻,防止加重鼻腔损伤。若嗅觉长时间未恢复,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