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干燥可能是皮肤缺水、气候变化、过度清洁、缺乏维生素、皮肤疾病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补充水分、改善环境、调整清洁方式、补充营养、治疗疾病等。
1. 皮肤缺水:皮肤自身保湿能力不足,日常饮水过少,导致皮肤干燥。可通过多喝水,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水分摄入。使用温和保湿护肤品,如保湿乳液、面霜等,洗澡后趁皮肤未干及时涂抹。
2. 气候变化:秋冬季节空气湿度降低,皮肤水分散失加快。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外出时做好防护,如涂抹润唇膏、护手霜,穿保暖防风衣物。
3. 过度清洁:频繁洗澡、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破坏皮肤屏障。减少洗澡频率,冬季 2 - 3 天洗一次澡。选择温和、滋润型沐浴产品,如含有天然油脂的沐浴露。
4. 缺乏维生素:身体缺乏维生素 A、B 族等,影响皮肤新陈代谢。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糙米等。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 A 软胶囊、复合维生素 B 片、维生素 E 胶丸。
5. 皮肤疾病:如鱼鳞病、干性湿疹等。避免搔抓皮肤,防止感染。遵医嘱外用尿素维 E 乳膏、水杨酸软膏、卤米松乳膏等药物治疗。
日常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衣物,尽量穿纯棉材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让皮肤有足够时间自我修复。饮食上均衡营养,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