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且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有湿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冷盐水灌肠等。
1. 湿毛巾敷额头: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敷在患者的额头部位,毛巾的湿度以不滴水为宜。水分蒸发时会带走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一般每隔15 - 20分钟更换一次毛巾,以保持其降温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发热情况,尤其是低热患者。
2. 温水擦浴:准备一盆32 - 34℃的温水,用柔软的毛巾浸湿后,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和传导散热,帮助降低体温。擦拭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皮肤,每次擦拭时间可控制在10 - 15分钟左右。
3. 酒精擦浴:使用浓度为25% - 35%的酒精进行擦浴。同样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酒精挥发快,能较快地带走热量,降温效果相对明显。但要注意酒精过敏者禁用此方法,且擦拭时要避开胸部、腹部等敏感部位。
4. 冰袋冷敷:将冰袋或冰块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发,达到降温目的。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 - 15分钟,以免冻伤皮肤。
5. 冷盐水灌肠:这是一种相对较少用的方法。准备适量的冷生理盐水,通过灌肠的方式注入直肠。冷盐水在肠道内吸收热量,通过传导散热降低体温。但此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肠道造成损伤。
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