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可通过体位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
1. 体位治疗:对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体位治疗是基础且重要的方法。因为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完善,容易出现反流,将新生儿床头抬高30°,采用头高脚低斜坡位,可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使反流物不易进入气道,降低窒息等风险。同时,在喂奶后保持该体位一段时间,能有效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从而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2.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调整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有积极作用。少量多次喂奶可减少胃内压力,降低反流几率。选择稠厚的奶液,如在奶中适当添加增稠剂,能使奶液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减少反流。喂奶时避免过快过急,防止新生儿吸入过多空气导致胃内压力升高引发反流。
3.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西沙必利片,可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少反流;铝碳酸镁混悬液能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多潘立酮混悬液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从而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这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 心理干预:虽然新生儿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加重反流。家长温柔安抚、轻声交流等能让新生儿情绪稳定,利于胃肠正常蠕动和消化,减少因情绪波动引发的反流,对胃食管反流起到辅助改善作用。
5.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经保守治疗无效,存在严重并发症如反复吸入性肺炎、生长发育迟缓等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通过将胃底围绕食管下段进行折叠,加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阻止胃内容物反流,从根本上解决胃食管反流问题。
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症状变化,包括反流次数、量、是否有呛咳等情况。喂奶时要耐心细致,确保喂奶姿势正确。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等,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