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怀孕需要预防贫血。
怀孕后,孕妇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血容量会逐渐增加。一般来说,从怀孕第6周开始,血容量就会慢慢增多,到怀孕32 - 34周时达到高峰,一直维持到分娩。血容量增加的同时,血浆增加的幅度比红细胞增加的幅度更大,这就导致血液相对稀释,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而且,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需要从母体中获取足够的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来制造血红蛋白。如果孕妇在孕期摄入的这些营养物质不足,就很可能引发贫血。
孕期贫血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对孕妇而言,贫血会使孕妇感到乏力、疲倦、头晕等,降低孕妇的身体抵抗力,增加孕期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分娩时的宫缩能力,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情况。对于胎儿来说,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体重儿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为了预防孕期贫血,孕妇在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绿叶蔬菜、豆类等。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叶酸片等。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纠正贫血。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