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总是脱位可能是关节结构薄弱、外力撞击、咀嚼习惯不良、关节疾病、肌肉功能紊乱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手术修复、复位固定、纠正习惯、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1. 关节结构薄弱:一些人下颌关节本身结构相对薄弱,比如关节窝较浅、关节结节低平,在张口过大等情况下就容易脱位。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手术来增强关节结构稳定性,如关节囊紧缩术等,术后要按要求进行恢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2. 外力撞击:下巴遭受突然的外力撞击,可能破坏关节正常结构,导致频繁脱位。发生脱位后需及时就医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复位后用绷带固定一段时间,限制下颌活动。可遵医嘱服用三七伤药片、跌打丸、云南白药胶囊,促进损伤修复。
3. 咀嚼习惯不良:长期单侧咀嚼、经常过度张口等不良习惯,会使关节受力不均,增加脱位风险。要及时纠正不良咀嚼习惯,双侧均衡咀嚼,避免长时间大张口。同时可进行热敷、按摩等,缓解关节疲劳。
4. 关节疾病: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会导致关节功能异常,引发脱位。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美洛昔康片消炎止痛,配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改善症状。
5. 肌肉功能紊乱:面部肌肉不协调,如咬肌、颞肌等功能紊乱,会影响下颌关节正常运动,导致脱位。可通过康复训练,如进行面部肌肉的放松和收缩训练,改善肌肉功能。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日常要注意保护下巴,避免外力碰撞,保持良好的咀嚼习惯和口腔卫生,避免长时间咀嚼硬物,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