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骨骼疾病,主要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晚期可能导致股骨头塌陷。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血液供应中断或受损,导致股骨头内的骨细胞和骨髓成分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而引发骨细胞死亡。这种死亡过程是不可逆的,会逐渐蔓延至整个股骨头,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如骨小梁断裂等。该疾病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包括酗酒、激素使用、血管病变、骨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和创伤骨折等多种因素。其中,酗酒和激素使用是最常见的两种原因。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以及跛行等,随着病情的加重,还可能出现肢体短缩、肌肉萎缩和屈曲、内收畸形等体征。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股骨头缺血坏死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入晚期阶段,即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塌陷通常发生在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股骨头血供重建过程中,关节软骨下骨在尚未修复的坏死区域发生骨折,导致股骨头变形。塌陷后,患者会出现髋关节、膝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可能伴有关节积液,且下肢活动功能障碍明显。
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应注重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股骨头的负担。同时,应保持合理的饮食,摄入含钙质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酒和高糖、高嘌呤食物。此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用药,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