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小便困难是一些患者在术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疼痛、活动受限或心理因素有关。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诱导排尿法、热敷、药物治疗、导尿术等方法处理。
1.诱导排尿法:让患者听流水声可以刺激排尿反射中枢,通过条件反射的作用,诱导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从而促使患者产生尿意并顺利排尿。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流水声时往往会联想到排尿,久而久之大脑就形成了这样的反射联系,在术后利用这种反射有助于恢复正常排尿。
2.热敷:通常使用干净的毛巾,浸泡在温热的水中,拧干后轻轻覆盖在下腹部膀胱区域,保持热敷10-15分钟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重复操作,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是否改善。热敷下腹部能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放松膀胱平滑肌,缓解膀胱痉挛,减轻因手术刺激等原因导致的膀胱紧张状态,有助于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促进尿液排出。
3.药物治疗:若术后小便困难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比如盐酸特拉唑嗪片、溴新斯的明片等可以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使体内乙酰胆碱浓度相对升高,从而增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改善膀胱收缩功能,有助于将尿液排出。
4.导尿术:如果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者仍然无法自行排尿,且膀胱过度充盈,出现小腹胀痛、膨隆等明显不适,为了避免膀胱损伤、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就需要进行导尿术。操作时,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先对会阴部进行消毒,然后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留置导尿管一段时间还是一次性导尿后拔除。
如果手术后出现小便困难现象,应当立即告知医生,由医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