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破膜后应注意观察羊水情况、监测胎心变化、预防感染、注意产妇体位、记录破膜时间等。
1. 观察羊水情况:密切留意羊水的颜色、性状和量。正常羊水是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若羊水出现黄绿、浑浊等异常颜色,可能提示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也会影响胎儿安危,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 监测胎心变化:持续对胎心进行监测,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胎心异常往往是胎儿缺氧的重要信号,如胎心过快或过慢、胎心基线变异异常等,一旦发现异常需迅速评估并采取措施保障胎儿安全。
3. 预防感染:破膜后,外界细菌容易逆行进入宫腔,引发感染。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会阴垫,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意产妇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有无异常。
4. 注意产妇体位:破膜后一般建议产妇采取头低臀高位,防止脐带脱垂。尤其是胎先露尚未衔接的产妇,更要严格保持该体位,避免因脐带受压导致胎儿急性缺氧。
5. 记录破膜时间:准确记录胎膜破裂的时间,因为破膜时间过长会增加母婴感染风险。若破膜超过12小时,通常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超过24小时仍未分娩,需综合评估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破膜后产妇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如实反馈自身感受。医护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监测与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产妇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共同为顺利分娩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