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指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若怀疑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应及时就医检查乙肝两对半等项目,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1.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纹身等,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这些行为易使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直接接触人体血液循环,从而造成感染。
2.母婴传播:在分娩过程中,婴儿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等,或者在子宫内通过胎盘感染。由于母婴密切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有机会从母亲传播给婴儿。
3.性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体内。在性活动中,生殖器官的摩擦可能导致黏膜损伤,为病毒传播创造条件。
日常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保持健康性生活,正确使用安全套。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定期体检筛查乙肝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