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旁边长了个疮可能是局部摩擦、肛周感染、肛周皮脂腺囊肿、肛瘘、肛周脓肿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持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局部摩擦:长期穿过紧的裤子、久坐等导致肛门局部皮肤反复摩擦,易引发疮。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可遵医嘱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促进疮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
2. 肛周感染:不注意肛门卫生,细菌滋生引发感染形成疮。要注意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片,抑制细菌生长,消除炎症。
3. 肛周皮脂腺囊肿:肛周皮脂腺导管堵塞,分泌物无法排出形成囊肿,进而发展成疮。较小的囊肿可先观察,注意局部清洁。若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需手术切除。术后遵医嘱护理,定期换药。
4. 肛瘘:多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外口反复流出脓性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形成疮。确诊后一般需手术治疗,如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等。术后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坐浴、涂抹龙珠软膏、肛泰软膏,促进伤口愈合。
5. 肛周脓肿:肛腺感染蔓延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出现疮。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地尼分散片控制炎症。一旦脓肿形成,需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日常要保持肛门清洁干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局部不适。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若疮持续不愈或出现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