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癫痫病的后天因素有脑部外伤、脑部感染、脑血管疾病、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
1. 脑部外伤:
脑部受到撞击、跌倒、交通事故等外伤后,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出血、水肿等情况,这些病变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使得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发作。比如头部遭受严重撞击后,即使当时没有明显症状,日后也可能因损伤部位的修复异常等原因,逐渐出现癫痫症状。
2. 脑部感染:
各种脑部感染性疾病,像脑炎、脑膜炎等,病原体入侵大脑后,会引起脑部炎症反应,破坏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炎症刺激大脑神经元,使其兴奋性改变,容易出现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而且如果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对大脑的损害可能会持续存在,增加癫痫发病风险。
3. 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当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出血时,局部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或受到血液的压迫等,导致神经元功能紊乱,引发异常放电,进而诱发癫痫。尤其是一些大面积脑梗死或严重脑出血患者,癫痫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4. 中毒:
铅、汞、一氧化碳等中毒情况,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干扰大脑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电活动,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出现异常,引起癫痫发作。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发生急性中毒事件,都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引发癫痫。
5. 营养代谢障碍:
维生素 B6 缺乏、低血糖、低血钙等营养代谢问题,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例如维生素 B6 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缺乏时会导致神经递质失衡;低血糖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神经元功能受影响;低血钙会改变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这些都可能促使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头部,避免脑部受伤;积极预防和治疗脑部感染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血管疾病;远离有毒有害物质;保证营养均衡。一旦出现癫痫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配合治疗。